首页 > 写作素材 > 诗词歌赋
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
2019-09-30 共 次阅读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译文
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,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。
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,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。
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;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。
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,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。
注释
酬:答谢,酬答,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。用诗歌赠答。
乐天:指白居易,字乐天。
见赠:送给(我)。
巴山楚水:指四川、湖南、湖北一带。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,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。刘禹锡被贬后,迁徙于朗州、连州、夔州、和州等边远地区,这里用“巴山楚水”泛指这些地方。
二十三年:从唐顺宗永贞元年(805年)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,至宝历二年(826)冬应召,约22年。因贬地离京遥远,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,所以说23年。
弃置身: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。置:放置。弃置:贬谪(zhé)。
怀旧:怀念故友。
吟:吟唱。
闻笛赋:指西晋向秀的《思旧赋》。三国曹魏末年,向秀的朋友嵇康 、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。后来,向秀经过嵇康、吕安的旧居,听到邻人吹笛,不禁悲从中来,于是作《思旧赋》。 序文中说:自己经过嵇康旧居,因写此赋追念他。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、柳宗元等人。
到:到达。
翻似:倒好像。翻:副词,反而。
烂柯人:指晋人王质。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,看见两个童子下棋,就停下观看。等棋局终了,手中的斧柄(柯)已经朽烂。回到村里,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。同代人都已经亡故。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。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,人事全非,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。
沉舟:这是诗人以沉舟、病树自比。
侧畔:旁边。
歌一曲:指白居易的《醉赠刘二十八使君》。
长(zhǎng)精神:振作精神。长:增长,振作。
最新文章
- 2020-10-25 思念家乡的诗句
- 2020-10-25 古人咏叹中秋经典诗句
- 2020-03-14 赵翼《论诗五首·其二》
- 2019-10-10 《庄子·内篇·大宗师》
- 2019-10-10 徐锡麟《出塞》
- 2019-10-10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·其一》
- 2019-10-10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- 2019-10-10 苏轼《稼说送张琥》
- 2019-10-10 鱼玄机《赠邻女 / 寄李亿员外》
- 2019-10-10 李白《关山月》
- 2019-10-10 杜牧《秋夕》
- 2019-10-10 刘禹锡《秋词》
- 2019-10-10 苏轼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
- 2019-10-10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- 2019-10-10 苏轼《临江仙·夜饮东坡醒复醉》
- 2019-10-10 白居易《忆江南·江南好》
- 2019-10-10 范成大《喜晴》
- 2019-10-10 白居易《放言五首·其三》
- 2019-10-10 孟郊《游子吟 / 迎母漂上作》
- 2019-10-10 林杰《乞巧》
- 2019-10-10 唐寅《把酒对月歌》
- 2019-10-10 韦应物《寄李儋元锡》
- 2019-10-10 白居易《放言五首·其五》
- 2019-10-10 惠洪《青玉案·丝槐烟柳长亭路》
- 2019-10-10 屈原《国殇》
- 2019-10-10 李白《长相思·其二》
- 2019-10-10 柳宗元《江雪》
- 2019-10-10 冯延巳《谒金门·风乍起》
- 2019-10-10 刘著《鹧鸪天·雪照山城玉指寒》
- 2019-10-10 李贺《马诗二十三首·其五》
- 推荐文章
- 09-30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 / 惠崇春江晓景》
- 09-27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
- 09-22欧阳修《蝶恋花·庭院深深深几许》
- 09-20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
- 09-18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
- 09-18李白《登金陵凤凰台》
- 09-18秦观《八六子·倚危亭》
- 09-16李商隐《无题·昨夜星辰昨夜风》
- 09-16辛弃疾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- 09-15李清照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
- 热门文章
- 09-30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 / 惠崇春江晓景》
- 09-27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
- 09-20黄蘖禅师《上堂开示颂》
- 09-18李白《登金陵凤凰台》
- 09-20黄巢《不第后赋菊》
- 09-15李清照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
- 10-09苏轼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
- 03-14赵翼《论诗五首·其二》
- 09-16辛弃疾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- 09-22欧阳修《蝶恋花·庭院深深深几许》